一個好名字不僅是父母寄托著對下一代未來的希望,同時也意味著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待!今天跟大家談一下80年后父母如何給寶寶起名.

80年后父母如何給寶寶起名

     從古至今,中國人的取名都是與時俱進(jìn),具有強烈的時代烙??!

     建國初期,人們的名字大多以“建國”“援朝”為代表;60、70年代名字“國慶”、“金生”、“金華”、說明了國家就是一切,名字中帶有“蘭”、“淑”、“珍”漢字多半就屬于那個年代!

     隨著人們生活富裕了,老百姓取名也是充滿了時代氣息。“磊”、“偉”、“斌”、“娜”、“潔”、“穎”就是我們80后識別標(biāo)志了!

        現(xiàn)在輪到我們80后給孩子起名字了!大多數(shù)父母都會選取雙方名字中的一個字,給寶寶組合成一個名字!或是采用有文化意義且生僻的字給寶寶取名字!

      作為改革開放年代出生、成長的一代人,“80年代”較上幾輩人思想更加開放、前衛(wèi),更熱衷于追求個性化。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的問題上,他們的“無厘頭”和“搞笑”神經(jīng)也在無限發(fā)揮。

 許先生的太太姓錢,于是他們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就成了“許多錢”,且不說夫妻二人的滿意度,朋友們首先對這個名字贊不絕口:“這名字意頭好,有個性,過目難忘!”

 而鄭先生和鄭太太還有幾個月才生寶寶,“鄭大錢”已成了孩子的乳名。每天對著“大錢”說話的鄭太太說:“開始為搞笑,叫開了也覺得沒什么不好,表露了我們對于下一代的期望。總比以前鄉(xiāng)下叫小孩阿貓、阿狗好吧?”

 “其實名字就是符號,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人家記住嘛。”有年輕父母表示,朋友圈里,打算給孩子起名叫“孫悟空”、“成龍”、“毛絨絨”、“吳所謂”、“黃果樹”等“怪名”的不絕于耳,還有四個字的,如“楊春白雪”、“何日君來”、“趙錢孫李”等。

 對于此次公安部出臺的《姓名登記條例(初稿)》中可以申請雙姓,很多“80年代”已經(jīng)開始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興高采烈地為“寶寶”們出謀劃策了。有網(wǎng)友就打趣,如果孫姓男子娶了侯姓女子,碰巧生了個兒子,那名字簡直手到擒來就是“孫猴子”。

當(dāng)然,對起雙姓持謹(jǐn)慎態(tài)度的還是大多數(shù)。

 有不少網(wǎng)友開玩笑:如果姓夏的遇上姓劉的,豈非“下流”?還有“竇付”(豆腐)、“吳池”(無恥)、“朱皮”、“茍毛”、“羅卜”……這樣的雙姓,容易引起誤解與歧義。

 一位再過5個月就“升級”的“準(zhǔn)爸爸”,表示條例對自己沒有什么大觸動:“起名字的最重要是好聽、好記、好寫,標(biāo)新立異不是我追求的。”許先生認(rèn)為,讓孩子用父母雙方的姓做姓氏,只是一個形式,“對另一半的尊重,是放在心里的,不一定要體現(xiàn)在孩子的名字上。”